没有经历过战争苦难的人,难以体味和平的甘甜。基于苏联人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痛苦体验,《黎》剧以震撼人心的笔触讴歌了和平与人性之美,谴责了法西斯强盗的战争罪行。总政歌剧团的演出紧扣和平与战争的冲突,在真实自然的表演风格中,对五位主人公的不同命运和性格作了恰如其分的刻画,较好地体现了作曲家的创作题旨。
傅海静扮演的瓦斯科夫是整个演出最有光彩的角色之一。这首先得益于他那雄浑宽厚的嗓音条件和高超的声乐技巧;但在瓦斯科夫对玛丽亚叙述身世的咏叙调中,他并未滥用技巧,而是以半说半唱的吟诵风格、平静而略带无所谓的口吻娓娓唱来,把唱腔中隐含的深沉太息以及人物在战争中失妻亡子之痛揭示得真切动人。此外,他对人物外严内慈的性格特征的把握也较准确clash rpg,整个表演风格透出一种质朴纯真的美。唯有当角色与女兵们直接交流时,他的眼神与形体动作才显得有些拘谨,而这种拘谨恰恰是瓦斯科夫形象塑造中不可或缺的一笔。这位在姑娘们面前常常不自然的老兵,一旦面对射杀了四位姐妹的敌人,却象一头猛狮发出了正义的怒吼,并高唱“朝霞”主题歌宣告和平对于战争的凯旋。傅海静在终场中以狂飙式的朗诵、戏剧性的独唱和大幅度的形体动作向我们表明,他不仅是造诣颇深的歌唱家,而且也是很有前途的歌剧表演艺术家。
王静是大家熟知的青年演员,我们曾在《大野芳菲》、《火红的木棉花》等歌剧中欣赏过她的表演艺术。此次扮演勇敢热情的任尼娅,不但扮相好,歌唱与表演也颇见功力。第一幕她跳上桌子跳起“康康舞曲”,奔放的舞姿,调侃的情调,形象地勾勒出人物性格的外部轮廓。王静的声乐才华在浪漫曲《等着我吧》中得到较充分的发挥,她以优美纯净的次女高音音色和浓郁的感伤色彩,唱出了战争给人物造成的精神创伤和不可解脱的痛楚。
扮演犹太少女索尼娅的女高音演员潘淑珍音色甜美,表演诚挚自然,成功地塑造了人物柔弱、单纯clash服务面板、好学不倦的性格。索尼娅的几首唱诗曲,在全剧为数不多的抒情唱段中占有很大比重。潘淑珍的演唱感情充沛,处理细腻,余味隽永,把一个在险恶的战争环境中依然执着地遨游于勃洛克的诗意天国、最终又被战争吞噬的“诗神”形象刻画得极富浪漫气息。此外,丽达的扮演者在第一幕的声乐独白中所揭示的悲壮的戏剧性,莉莎的扮演者在回忆中所唱的无言歌、牺牲场面对爱情的憧憬、迷途的慌乱以及死亡的恐惧等等复杂心态的转换,都给人以深刻印象。
总之,从二度创作的角度看,《黎》剧是一部难度很大的作品。且不说它的总体风格注重人物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刻画对演员的角色创造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单就其音乐特点而论,大量短促如话的宣叙调、频繁的调性转换、纵向多层次的双调性和多调性交织等等,不但在我国歌剧中前所未有,即使在欧洲古典派和早期浪漫派歌剧中也极为罕见,这就给演员的演唱与表演带来巨大困难clash服务面板。可喜的是,演员们克服了这些困难,在一个较高的规格上完成了歌剧的创造使命。他们第一次上演外国歌剧就取得这样的成绩,显示出该团的巨大创造潜力。我期待着该团能创作出堪与《黎》剧媲美的军事歌剧,为青年演员们提供能充分施展其艺术才华的广阔舞台。